古诗中的牧童形象是以现实生活作为基础的,在古代牛是劳作的主要生产力,也是孩童的忠实伴侣。小牧童天真烂漫、好奇纯真的形象常被写入诗文、画入画中,这里分享八首古诗,做一次牧童。
【普施无畏】永离杀生,就会得到天龙八部所守护
佛经中说:一个能永离杀生的人,冥冥中就会得到天龙八部的非人所守护。由於没有做亏心的事,所以睡觉很安乐,也无恶梦。又因為不去杀害众生,自然就不与众生结怨,也就没有仇家对头。
观世音菩萨的故事-佛教动画片《童子发愿》
根据《观世音菩萨授记经》部分内容改编制作。在过去无数劫以前,善根深厚的宝意童子和宝上童子在“金光师子游戏如来”前初发了“利益一切众生”的菩提心,这两位童子就是观世音菩萨和大势至菩萨...
南无羌佛说《世法哲言》(七)立之于福应忆于难
一个人处于幸福之中、事事称心如意的时候,不应该忘记考虑遇到困难时的处境,并同时想到出现困难时应如何去解决。为什么要这样呢?因为人的祸福,随时随地都在不断地转变,没有常规可言。
动画片《三个和尚》80后童年满满的回忆
从前有一座山,山上有座小庙,有一天庙里来了个小和尚。他每天挑水、念经、敲木鱼,给菩萨案桌上的水瓶添水,夜里不让老鼠来偷东西,生活过得安稳自在。
《了凡四训》国语电影版 达士常领衔主演
国语电影版《了凡四训》,本片由陈晓旭女士创立的世邦公司2001年所投资拍摄, 根据明代袁了凡先生的真实传奇故事改编,并邀请著名导演黄蜀芹的儿子郑大圣执导,由著名演员达式常担当主演。
【信心永固】不因顺境而贪执,亦不因逆境而生瞋
人生的一切,皆是往昔宿因所感和合今世新因业报果熟所显,皆属因果惑业有為之相,随业受报,报尽而灭,一切都只是过程而已,不要被这过程的假相迷惑受骗了。
印光法师 民国四大高僧之一 净土宗第十三代祖师
印光法师(1861~1940),即释印光,法名圣量,字印光,自称常惭愧僧,又因仰慕佛教净土宗开山祖师——当年在庐山修行的慧远大师,故又号继庐行者。
【康寿之道】身体的康宁和寿命的长短与财富无关
身体的康宁、寿命的长短与财富、地位、学识、美丑是无关的,但是跟「慈悲心」有很大的关系。一个心存仁厚的人,一定会有好报,我们应该了解「心地」的道理,在心中种下好种子,必然结成好果实。
南无羌佛说 《世法哲言》(六)高楼之建首在筑基
高楼之建首在筑基,依次而上,空中楼阁于世弗成,事业之就亦复如是,足踏其实,步无虚发,真知之具由然实鉴,具实者于高难而不畏其困,故攀之于高而在于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