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题属兵法论题。相对能量何以足之?就是指在大家力量相等时,怎样才能战败对方而使自己取胜?这时要专一而进取之。主要是要选择他的弱点,集中自己的优势,专攻其一,才能取胜。
【看淡世法】五欲尘劳的欢乐就像过眼云烟
对人生的实相来说,五欲尘劳的欢乐就像过眼云烟,妻子儿女也如同是过路之客,因此我们对世间凡情要识得真、看得透、放得下,断却我执,成就自己,了生脱死,利益众生,这才是过了一个觉悟的人生...
南无羌佛说 《世法哲言》(二十一)一省之田
世间上的万事万物,它们之间的大小,其相应的能量和作用,都是相对的,通过互相比较即可得出来,如果没有比较,就不能看出大小,也无法相应其所适用的道理。
新年说法:我身口意都符合真修行吗?能成就解脫还是遭恶业苦果?
那么我们今天没有外面的人,都是庙上自己的出家人,而且都戴了口罩。为什么呢?要响应政府的居家令,所以没有通知任何外面的人来闻法。
南无羌佛说 《世法哲言》(二十)受人之敬者
有的人在社会上很受人尊敬,这是什么原因呢?主要是他有高尚的品德和丰富的知识,能给人们带来好处、带来利益,时时对他人施以关怀和温暖,大公无私,在他人遇到困难时总是全力救助。
南无羌佛说 《世法哲言》(十九)阴魔之出是为生气
这里说的阴魔就是把自己对自己生气、自己想不通、自寻烦恼,是名为阴魔,也就是把别人的是非、把别人对自己的不实之处、不良之处当成沉重的包袱压在身上,自己在一旁想不通,自寻烦恼,自找痛苦...
南无羌佛说 《世法哲言》(十八)人愚之最癖
给人造成愚痴的最大弊端,主要是以为自己掌握的一切都是真理,对世间上的一切,无论是精神或者物质的,都拿自己的观点、自己的心境去作为尺度来衡量,符合自己看法的就对,否则统统斥之为错。
【亲近善士】参预圣者之流必须具备的四大条件之一
佛陀非常重视善知识,因为一切安乐妙善的根本,皆基於依止善知识的教导得來。佛说:「亲近善知识,由此便能离恶知识,不造诸恶,常修众善,纯一清白,具足圆满梵行之相。」
南无羌佛说 《世法哲言》(十七)太阳性之于伟
太阳性之于伟,何以故耳?面万法与群生施光放热故耳,故为人赞,由是之道,为或之流为众而消益者是为其大也。太阳的本性之所以伟大,是什么原因呢?
【拉珍文集】南无羌佛的法音到底有多宝贵?
佛陀本来稀有,太久远的不说,经曰,住劫中第八劫出迦叶佛,第九劫出释迦牟尼佛,第十劫出弥勒佛。从迦叶佛住世到释迦牟尼佛住世,历经了一劫之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