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足常乐】知足之法,即是富乐安隐之处

文章目录[隐藏]

知足常乐

佛教故事:知足常乐

民间有这么一则传说:

有一天,仙人吕洞宾突然动了凡心,要來人间渡化众生。他下凡以后,远远地看见一个小孩蹲在路旁哭泣,觉得很奇怪,於是就向前询问原因。

小孩对吕洞宾说,因为家境贫困,老母生病无钱就医,所以伤心忧愁。

吕洞宾一听,心中很欢喜,原來人间竟然有这么大的改善,连小孩子都知道要孝顺父母,欣慰之下便想帮助小孩一臂之力,让他能够完成心愿。

吕洞宾心里想著:「要怎么帮他呢?」

这时,吕洞宾正好看到身旁有一粒石头,他马上运用神通,用手指一点,那粒石头立刻变成了一块黄金。原本在那里啼哭不停的小孩,见到吕洞宾这种神奇的变化,不禁看得目瞪口呆,忘记了哭泣。

吕洞宾将黄金交给小孩,叫他拿去变卖,这样不但可以治好老母的病,也可以改善家中的经济。

那知小孩却连连摇手,不肯接受黄金。这使吕洞宾更加欢喜,心中暗暗想道:「这个小孩子实在了不起,竟然能够不为钱财而动心,将來必定大有作為。」

因此,吕洞宾就面带笑容的问道:「小朋友!你不是急需用钱吗?为什么给你黄金,你却不要呢?」

小孩两颗眼珠一直瞪著吕洞宾那根点石成金的手指头说:「我不要黄金,我只要你那根手指头。」

「咦?为什么呢?」吕洞宾不解的问。

小孩说:「黄金有用完的一天,但是如果我有你那根手指头,就可以点石成金,岂不是这一辈子都有享用不尽的黄金吗?」

吕洞宾一听,不禁摇头叹气:「唉!世间的人真是贪心不足啊!」

世界上最大的财富是什么呢?就是知足。无欲知足,是拥有最大的财富,也是真正快乐的人。

《佛遗教经》说:「当知多欲之人,多求利故,苦恼亦多;少欲之人,无求无欲,则无此患。」 

欲望越多的人,因为多求利益的缘故,烦恼也就越多。欲望少的人,因為无所追求,所以受烦恼的折磨自然也就少了。世间凡夫整日忙碌於追求享受,或为名或为利一生辛苦,但是有几个人真正满足过?如果能够将奔波於名闻利养的精力,去做更多利益众生的事情,人生决定会过得更加快乐又有意义。

佛经上说:「若欲脱诸苦恼,当观知足。知足之法,即是富乐安隐之处。」

想要摆脱各种烦恼的纠缠,应当努力修学知足。要对治苦恼,就要修知足法门,因为它能让我们安住在富足安乐的地方。佛陀在临入涅盘最后的说法,尚且以知足谆谆告诫弟子,可见知足法门的好处。

经上又说:「知足之人,虽卧地上,犹为安乐;不知足者,虽处天堂,亦不称意。不知足者,虽富而贫;知足之人,虽贫而富。」

意思就是说,一个知足的人,就是让他睡在地上,心中仍会感到安隐快乐;反过來,一个不知足的人,就是让他生活在天堂里面,他也不会感到称心如意。

人的欲望是无穷无尽的,一个不知足的人纵然使他拥有全世界的财富,在物质上非常丰足,但是他在精神上犹会感觉贫乏不足,所以讲起來还算是属於贫穷的人。但是知足的人就不一样,虽然物质生活贫穷,他也能活得很安然,感觉到精神富足。

不知足的人,时时都被外境各种欲望将他的鼻子牵著走,说起來实在是令人怜愍。知足第一富,希望我们都能够学习知足,做一个真正快乐的人。

发表评论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滚动至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