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大型佛教纪录片《千年菩提路》——灵隐寺

mfojiao
mfojiao
管理员
657
文章
0
粉丝
佛教视频评论1,348阅读模式
摘要昔时,禅宗六祖慧能曾说:“佛法在世间,不离世间觉”。自佛主拈花,灵峰飞来,灵隐寺在这武林山水间,历一千六百年时光流转,人世沧桑,早已不是理公当年遗构,但灵隐一名,至今昭示世人此处乃...

这是第一部讲述佛教在中国2000多年传承和发展的纪录片。那些历史上最经典的佛教圣地、那些深刻影响着中国历史和文化的高僧大德、那些穿越千年至今依然震撼着我们的精彩瞬间,在这部纪录片里将一一呈现……

 

灵隐寺(上):

 

《灵隐寺(上)》解说词

又是梅雨季节,虽然还是不习惯这种潮湿的天气,但我还是很高兴能有更多时间到这里来,聆听历代祖师大德的教诲。慧理大师曾说,这里是仙灵隐居的地方。我原先还不太理解,觉得这里香客太多,不如老家那边的寺庙清静,但现在慢慢有些明白了。

释恒可,河北邯郸人,十七岁出家,三年前来到灵隐寺。由于有在佛学院学习的经历,又懂得一些照相、摄像技术,因此他被安排在客堂,负责寺庙日常宣传工作。

每年这段时间,灵隐寺的香客和游人相对要少一些。寺院的僧人们正好可以借此机会清静修行,而释恒可也可以一步步走进灵隐寺的历史,去亲近这座千年古刹,去理解这片江南净土。

灵隐寺,位于浙江杭州西湖西北,北高峰山麓,创建于东晋,是杭州现存最早的佛教寺庙之一。早在南宋建都的临安府时期,有人评定江南禅寺“五山十刹”,灵隐寺就位列前茅。

今天,这里每天游人如织,香客如云,而灵隐寺山门前的这座案山,又是来观光朝拜的人们不得不流连驻足的地方,以至于坊间传言:来杭州必游西湖,游西湖必至灵隐,到灵隐则不能不看灵鹫峰。因为这片香火传续了一千六百多年的东南佛国,最初的缘起就是灵鹫峰,而这座并不伟岸挺拔的山峰,据说还是从遥远的印度飞来的。据宋代的《武林山志》记载,公元326年,东晋咸和元年,一位古印度僧人来到杭州,当他走到西湖西面的武林山时,不禁指这一座小山惊叹说:“这是我们天竺灵鹫山的一座小岭呀,不知什么时候飞到这里来了”。又说,“佛主在世的时候,这座小山岭是仙灵们隐居的地方,不知现在还是不是这样。”这位古印度僧人名叫慧理,史称天竺僧,而慧理所说的这座仙灵所隐的小山就是今天灵隐寺的案山灵鹫峰,又叫飞来峰。

在佛经中,灵鹫山是佛主晚年经常聚徒修行、讲经说法的一处圣地。在今天印度北部比哈尔邦的拉杰吉尔,这座黑黝黝并无繁密树林的山峰高不过数百米,却怪石嶙峋,除了被五座小山峰簇拥着外,四周均为一马平川,因此显得格外挺拔、奇特。它就是中国人耳熟能详的名著《西游记》中经常提到的西天灵山——灵鹫山。

关于灵鹫峰的飞来,明末清初的灵隐寺祖师具德禅师曾经这样说:“世尊说法四十九年,谈经三百余会,末后向灵山会中,百万众前,拈花嘱累,饮光尊者,听者一笑相传,大法东来,则此山预来震旦以待。”如此看来,这飞来峰的飞来还真不是无缘无故的,此即西天,西天即此,也许这正是咫尺西天的由来。

在飞来峰青林洞洞口,这一块表面光滑如镜的山岩,名叫燕坐岩,又叫理公岩。相传,当年慧理大师发现飞来峰后便留了下来,常常在此燕坐修行。不久之后,慧理大师在飞来峰边的武林水沿岸,一连建起了五座寺院,其中一座命名灵隐,就是表示这里是仙灵隐居之所。

灵隐寺门前的这条由山泉合流而成的涧水就是古时所称的武林水,是西湖的源头之一。涧边这座六角七层石塔,名理公塔,是后人为纪念灵隐祖师慧理而修建的。据记载,慧理大师自五座寺庙建成后就隐入深山,终身未曾离开武林。

今天,理公塔与其身后的飞来峰相应成趣,相得益彰,但理公当年所建的五座寺庙大多或废或更,唯存灵隐一寺守候在这个仙灵隐居的地方,屡毁屡建,至今已经一千六百多年。

根据有关专家的推测,草创阶段的灵隐寺,很可能只是初具规模。在现存的史料中,我们可以看到中国南方弘传佛法的时间本来就比北方稍晚。东晋时期的佛学中心在庐山,到南朝时,虽然历代帝王大多崇佛,但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描绘的自然是佛法在作为帝都的南京及其周边的繁盛。在当时,仅为一个县制的杭州,灵隐寺并没有获得长足的发展。这种情况一直持续到唐朝,随着此时国运的隆昌,中国佛教进入全面鼎盛时期,灵隐寺的香火终于日渐兴旺起来。

在武林山下,西湖边分布着大大小小数不清的茶园。在这广袤的茶园间行走,心也随之安静下来。茶文化是杭州城市的一个特色,尤其是西湖龙井,早已是享誉海内外的茶中精品。武林山上的僧人们也跟当地的居民一样精于茶道,自古以来,以香茶礼佛、以饮茶参禅是这里的一个传统。其实,早在唐代,灵隐寺就与中国茶文化结下了一段特殊的因缘。公元八世纪末,茶圣陆羽来到灵隐寺,据说,他曾在这里寓居三年。不仅写成了中国第一部茶文化专著《茶经》,而且留下《灵隐寺记》,记录了唐代灵隐寺的风貌:榭亭岿然,袁松多寿,绣角画拱,霞晕于九霄;藻井丹楹,华垂于四照。修廊重复,潜奔潜玉之泉,飞阁岩晓,下映垂珠之树。风铎触钧天之乐,花鬘搜陆海之珍。

然而仅仅几十年后,发生于唐末的会昌法难席卷全国,一时间灵隐寺的殿宇被毁,僧侣离散,温暖祥和的佛教盛景顿时成为一片废墟。

这是寺里最后一块还没有修整的院落,历史上破败时候的灵隐寺大概就是这个样子吧。《灵隐寺志》上说,这座寺庙曾经十四次被毁坏,却又十四次重建起来,真是不可思议。

古城杭州山水秀丽,人文荟萃,自古就有“上有天堂,下有苏杭”的说法。事实上,作为江南文化中心之一的杭州,真正大发展迟至唐朝。幸运的是,在唐灭后,战乱频仍的五代时期,这座江南名城却一直得以避免战祸之苦,运河所带来的繁华也因此延续下来。

钱镠,这位五代吴越国的开 国君主以及他的继位者们,自定都杭州起的近百年中,始终推行“善事中原,保境安民”的国策。待大宋建国,他们又不事刀兵,纳土归宋,为后世杭州的持续繁荣,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同时,他们大兴佛教,以教化臣民,当时在其境内的佛寺竟达一百三十多座,今天杭州著名的雷锋、保俶、六和三塔都是这一时期建造的。

公元960年,经过重建的灵隐寺,迎来了一位重要的僧人。他就是应吴越国王钱弘俶延请,前来主持这座古刹的永明延寿禅师。今天灵隐寺大雄宝殿前的露台边,这两座高约十二米的八面九层楼阁式石塔,就是这一年建成的。据记载,这一时期的灵隐寺名“灵隐新寺”,有九楼、十八阁、七十二殿堂、僧房一千三百间、僧众三千余人,香火极盛。永明延寿禅师因此被尊称为灵隐寺的中兴之祖。

在西湖净慈寺旁的永明塔院,至今供奉着永明延寿禅师的舍利塔。大师于975年坐化,吴越国王赐号“智觉禅师”,世人称其为弥陀下生,倍极尊崇。大师以禅宗法眼宗三祖撰写佛学巨著《宗镜录》,首倡“禅净合流,万法归宗”,故又被后人尊为净土宗六祖。大师之后,随着南宋定都杭州,中国南方禅风日盛,而灵隐寺也走进了寺院历史上的一个鼎盛期,从此成为一处禅宗专修道场。然而,元明两代又是灵隐寺一个多灾多难的时期,寺庙先是毁于战祸,后又数次经历火灾、雷火洗礼,及至清初,这里已是一派苔寮藓壁的破败境况。

公元1649年,清顺治六年,名僧具德禅师主持灵隐寺,他多方募资,历经辛苦,用了十八年时间,耗银达百万两,终于使灵隐寺“法席一新,建置甚盛,宝相庄严”,后人感叹具德禅师修复灵隐“名为重兴,实同开创”。经修复的灵隐寺规模之大有七殿,十二堂,四阁,三楼,三轩,一时香火冠绝东南。

具德祖师曾说:“夫所谓道场者?上以荘严尊象,敬礼三宝,使人得以瞻仰;下以键锤衲子,传佛祖慧命。外以接待宰官居士,内以安置诸执事,一应僧众寮屋,缺一不可。”

当看到这段历史时,我禁不住想,真不知道如果当初没有具德祖师,今天的灵隐寺会是什么样子。但现在想来,佛主灭度两千多年,世事变幻,他所说的佛法却凭借种种因缘流传下来,至今还在利益我们这些释门佛子,所以灵隐寺的因缘实在也不是简单的事啊。

具德禅师的这次重修,基本奠定了灵隐寺今天的格局。今天的灵隐寺以中国佛寺典型的伽蓝七堂规制构建而成。在寺庙的中轴线上,由南至北依次分列着:天王殿、大雄宝殿、药师殿、法堂和华严殿等五重殿宇。

天王殿内,弥勒菩萨背后的这尊韦驮像高2.5米,是用整段香樟木雕刻而成,为南宋初期遗物,距今已有八百多年的历史,是灵隐寺中现存最古老的一尊佛像。

这座大雄宝殿,是清代所建的仿唐建筑。它采用古代建筑单层三重歇山顶的传统手法,加上高高翘起的飞檐翼角,使庞大的屋顶显得轻盈活泼。殿高33.6米,面宽七间,进宽四间,在国内其他佛教寺院中并不多见。供于大殿内的这尊释迦牟尼佛像,是以唐代禅宗著名雕像为蓝本,用二十四块香樟木组合而成。佛像造型体态丰满、慈祥和蔼、妙相庄严,像高24.8米,是我国目前最大的香樟木雕佛教坐像。释迦牟尼佛像后壁是一组大型雕塑,高二十余米,全部用黏土塑成,不掺一点水泥。群雕以童子拜观音为主体,共有大小塑像一百五十尊,神态各异,栩栩如生。观音左侧一尊双手合十,身穿红肚兜的童子便是善财,另外一侧则是龙女。民间所常说的金童玉女指得就是他们两位。

寺庙的第三重殿是药师殿。据《药师经》记载,药师佛是东方净琉璃世界的教主,又称为大医王佛。因为他能使众生离苦得乐,解除病痛和灾害,所以人们又称他为消灾延寿药师佛。

华严殿,是灵隐寺最高,也是最后一重大殿。店内供奉的华严三圣,线条悠美,雕工精致。据说,三尊佛像是用同一根巨大的楠木雕刻而成,倍极珍贵。

一千六百多年来,灵隐寺一直与飞来峰下这片武林山水休戚与共,息息相通。今天,从杭州市中心坐车到灵隐寺只需要半小时。如果说是杭州城市的发展给灵隐寺带来了香火的再一次繁盛,那么灵隐寺的存在则始终是杭州文化性格中最原本的一层底色。也许正因为如此,才有那么多关于杭州和灵隐寺的历史掌故及文坛佳话被记录下来,代代相传。

灵隐寺(下):

 

《灵隐寺(下)》解说词

一项针对飞来峰的文物保护工程刚刚结束,一位文保专家曾这样跟我们感叹说,飞来峰的摩崖造像简直就一部古代杭州佛教文化史。是啊~,自古以来,有那么多祖师大德、文人墨客和普通信众在灵隐寺留下了数不清的人文典故、逸闻趣事。唯有这飞来峰上的石刻,生动记录了每一个时代的气息,流传至今,实在是值得我们每一个人珍视。

飞来峰共有摩崖造像九十九龛,造像总计三百四十五尊,是中国南方现存规模最大的古代佛教摩崖石刻造像群之一。

位于金刚洞口的这铺弥勒佛、观世音、大势至三尊刻于后周广顺元年,公元951年,也就是五代的钱王时期,是目前飞来峰有题记记载最早的石刻造像,然而在茶圣陆羽的《灵隐寺记》中,人们却发现了这样一段记载:有僧于岩上,周围镌罗汉佛菩萨。这就是说飞来峰造像的起始年代,至迟不会晚于唐朝。那是一个佛教大昌的时代,此时在香火繁盛的灵隐寺,慕名造访的香客、文人也正纷至沓来。

“江南忆,最忆是杭州,山寺月中寻桂子,郡亭枕上看潮头,何日更重游?”白居易自乐天,晚年皈依佛教,号香山居士。公元824年,白居易卸任杭州刺史,在启程北上后不久,写上这首充满眷恋之情的《忆江南》,堪称千古绝唱。

在四年的行政长官生涯中,白居易给杭州留下了两样东西,一样是极好的官声,还有一样则是许多流连古寺,纵情山水的诗篇。在《宿灵隐寺》一诗中,白居易这样写道:在郡六百日,入山十二回。宿因月桂落,醉为诲榴开。传说,那时的灵隐,仲春时节,寺中常有洁白的颗粒从天空飘落。人们都说是从月宫的桂树上落下来的,不知白居易是否有幸亲眼目睹过这一胜景。至少在暗香浮动的四月天,与灵隐寺的僧人们诗词唱和、饮茶参禅,对这位晚唐大诗人,必定是一件美事,以至于在不到两年里,就入山十二回。

今天灵隐寺天王殿正对面有一座单层双檐凉亭,名冷泉亭,是当年白居易最喜逗留休憩的地方,此亭原为前任杭州刺史所建。据说在唐代,每任杭州刺史都会在风景秀丽处造亭以喻其志。当时曾有人劝白居易也为自己建一座新亭,白居易没有同意,却作《冷泉亭记》说:东南山水,余杭郡为最;就郡言,灵隐寺为尤;就寺,冷泉亭为甲。并在亭上题冷泉二字,使灵隐寺从此又多了一道迷人的风景。

两百年以后,又有一位文采飞扬的地方大员来到灵隐寺,他就是新任杭州通判苏轼。“盛衰哀乐两须臾,何用多忧心郁纡。溪山处处皆可庐,最爱灵隐飞来孤。”这位出生于崇佛世家的北宋大文豪,历经宦海浮沉。到任杭州后,也像他的前辈白居易那样,每有余暇必至灵隐,与冷泉为伴。后来,苏轼在冷泉二字后面加题亭字,为后人留下一段唐宋两代大诗人遥相唱和的文坛佳话。今天的冷泉亭历经重建,已偏离原址,牌匾上“冷泉亭”三字也早已不是白居易和苏轼的手笔,但作为灵隐寺人文掌故的一个见证,至今仍能带给人们无限的遐想。在飞来峰龙泓洞口这组高僧取经组像,就雕刻于苏轼生活的北宋。组像以类似绘画长卷的构图方式,描绘了白马驮经、朱士行西行求法和唐玄奘西天取经这三个中国佛教史上的重要事件。虽然这一时期北宋政府开始对佛教有所限制,但灵隐寺正处于吴越钱王重修后的上升期,飞来峰的造像也明显增多起来。玉乳洞内这组十八罗汉是最具北宋石窟造像典型风格的一组石刻像,组像采用写实手法,所塑形象普遍较瘦,神态间开始透出一股人间烟火气。整组造像虽没有唐代的大气、浪漫的气息,却多了几分诙谐的韵味。刀法简练,线条粗犷,造型古着,但缺少灵动的细节,正好从一个侧面反应出了北宋文化的整体风貌。

而与灵隐寺鹤雷亭隔涧相对的这铺大肚弥陀佛群像,则在继承北宋诙谐写实的风格之外,极尽精致细腻之能事。整组造像构图匀称,布局合理,所雕人物无论大小,各个神态毕现,栩栩如生。尤其这尊主像,以浙江奉化僧人契此,也就是布袋和尚为弥陀佛造像的原型,是现存最早的大肚弥陀佛像之一,具有极高的艺术和文物价值,而这组群像的雕凿时间南宋,恰好就是灵隐寺以及杭州发展历史上的一个鼎盛时期。

公元1127年,宋高宗赵构在杭州重建宋朝,史称南宋。南宋的版图虽然大大缩小,但在北宋一百六十多年经营的基础上,这个偏安江南的王朝,还是获得了一百多年安宁富足的时光。当时,被称为临安府的南宋首都杭州,更是商贾云集,富甲天下。据记载,南宋历代帝王均好谈佛,梵宫佛刹随处皆是,杭州佛教进入了全盛时期。

今天灵隐寺第三重大殿——药师殿东侧,有一间配殿,名道济禅师殿,其中供奉的这位手拿蒲扇的禅师,就是这一时期的灵隐名僧——释道济,也就是传说中济公活佛的原型。济公活佛的神异故事在中国民间可谓家喻户晓,而真实的道济禅师在当时也确实是一位似癫似痴的异僧。据有关史料记载,道济禅师俗名李心远,字湖隐,号方圆叟,浙江台州人,自幼饱读诗书,文采敏捷,言谈举止时露慧根,十八岁于灵隐寺出家。禅师一生言行多出人意表;好云游,行踪及遍天下;好嬉戏酒肉,常衣衫不整;市井沉浮,又好打抱不平,急公好义;诙谐幽默而富文采。禅师在六十岁坐化后,又被人遇见于杭州六和塔下,故后人称他为罗汉再来。在灵隐寺还有一则传说,道济禅师曾因行事乖违,遭寺僧所厌,状告到方丈处。不料,方丈却说:佛门广大,难道却容不下一个癫僧吗?于是道济又多了一个名号——济癫,而这位方丈就是道济的师父——南宋灵隐寺另一位名僧瞎堂慧远禅师。

瞎堂慧远禅学造诣高深,曾多次应诏入宫奏对,皇帝赐号“佛海禅师”。

相传有一天,宋孝宗驾幸灵隐,发生这样一场精彩的奏对:

飞来峰前,孝宗问:即是飞来,何不飞去。

慧远对曰:一动不如一静。

至上竺,孝宗问:观音亦持念珠念谁?

对曰:仍念观音。

孝宗问:为何?

对曰:求人不如求己。

又问:观音还求什么?

答:愿陛下早复中原。

南宋建都一百五十余年,飞来峰的造像水平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灵隐寺的发展也进入了鼎盛期,香火之盛可以说是空前的,而这个时期却仍然出现了像道济、慧远这样的祖师,看来并不一定要在深山才能有得道的高僧啊!

这里是杭州西湖乡的茅家埠码头,是南宋时走水路到灵隐寺朝山进香的必经之处。码头岸边的这座茶园据说当时是一个很大的香室。八百多年前,每当大年前后的农闲季节,苏浙一带的蚕农们便会成群结队坐香船,经运河南下,穿过西湖,越过苏堤,在茅家埠上岸,然后步行约五华里,前往天竺灵隐诸寺进香。今天,蚕娘们虽已不再像过去那样腰系红带,肩挎黄包,头扎白布巾,但每年农闲季节,前来这里祈求蚕桑丰收已成为她们的一个传统,世代相袭,即使是动荡的岁月,也从未间断。

南宋以后,元明两代是灵隐寺的又一个沉寂期。由于战火及雷火等天灾人祸,这座江南古刹一直处于时毁时建的艰难境地,但是在灵隐寺的案山飞来峰,这一时期的造像活动并没有停止,尤其是元代,反而达到了一个高峰。目前,飞来峰保有元代造像一百一十余尊,是中国现存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元代摩崖石窟造像群。这些造像多分布在冷泉南岸和青林、玉乳、龙泓、呼猿等各洞周围的悬崖峭壁上。除了汉地常见的佛、菩萨造像外,还有大量藏传佛教密宗的金刚勇士、八臂观音、救度佛母等,客观反映着这一时期中国佛教的生存状态。事实上,元代在境内各地设立了大量的僧官机构,统管佛教事务。飞来峰大部分元代造像就是由当时的江南释教总统所总统杨琏真伽督造的。位于呼猿附近的第九十九龛三尊组合,属藏传佛教造像,主尊无量寿佛,以文殊与救度佛母为胁侍,组合形式殊为罕见。与汉传阿弥陀造像不同,这尊无量寿佛像,双手持宝钵,左贴体右袒袈裟,身后刻四面马蹄形头光与身光。左边的救度佛母为绿度母造型,右边文殊菩萨手持金刚剑,现武身。整组造像细节丰富,处处体现藏传佛教造像艺术的特色,是飞来峰元代造像的代表作之一。元代之后,飞来峰的造像活动逐渐减少,至明末清初,完全停止。

站在北高峰下望,灵隐寺笼罩在一片晨雾之中,一派云林默默的景色。传说,当年康熙皇帝就是因为看到这番景致,寄景生情,题下:云林禅寺。今天,云林禅寺四个大字高悬于灵隐寺天王殿正门之上,正是这块匾额为灵隐寺又增添了几分传奇色彩。民间流传,康熙南巡时,为灵隐寺赐字,写灵(靈)字时,上面的雨字写得过大,窘迫之余,灵机一动,写下云(雲)林禅寺四个大字。不过,据《云林寺寺志》记载,公元1689年,清圣祖皇帝康熙第二次南巡时,至灵隐寺,由谛晖禅师奏对称旨,清帝御书云林二字。关于奏对的具体内容今天已无从可考,但这个事件充分说明了灵隐寺在清朝时备受皇室青睐。之后,康熙又四次来到灵隐,乾隆更是六次来到灵隐。一时间,灵隐寺清怡楼阁、一令定新。那是一个被后人称为康乾盛世的时代,在安定富庶的江南,灵隐寺洗净尘埃,再一次吸引着所有人的视线。

随着长江三角洲经济的蓬勃发展,如今的杭州日益在多元化的道路上加速前行,而灵隐寺则始终守候在城市喧闹繁华的边缘,淡定、从容、一如既往。

凌晨四点,杭州璀璨的灯火尚未阑珊,灵隐寺的早课就开始了。从东晋的释慧理到如今的释恒可,依止在这里修行的出家人,不知已有多少代,但他们追求般若真义的心念却从未改变,就像这座寺庙,兴衰荣辱,难以尽数,但历朝历代只要有飞来峰在,有灵隐寺在,每个人都能从这里祈求智慧,寻找清净的自我。无论帝王将相、文人骚客,亦或布衣百姓、贩夫走卒,概莫能外。

近代以来,像太虚法师、弘一法师这些高僧都和灵隐寺有着殊胜的因缘。当年,他们正是由于各种社会问题,倡导人间佛教的理念。现在每天来到灵隐寺的人越来越多,倾听他们各自带来的问题、困惑和希望,我突然明白慧理祖师所说的仙灵其实就是佛法,仙灵隐居之所其实就是佛法长存的飞来峰、灵隐寺啊。

昔时,禅宗六祖慧能曾说:“佛法在世间,不离世间觉”。自佛祖拈花,灵峰飞来,灵隐寺在这武林山水间,历一千六百年时光流转,人世沧桑,早已不是理公当年遗构,但灵隐一名,至今昭示世人此处乃仙灵隐居之所。

文章末尾固定信息

weinxin
我的微信
微信号已复制
我的微信
微信扫一扫
 
mfojiao
  • 本文由 mfojiao 发表于2020-10-03 23:52:45
  • 转载请务必保留本文链接:https://www.mfojiao.com/2584.html
匿名

发表评论

匿名网友
:?: :razz: :sad: :evil: :!: :smile: :oops: :grin: :eek: :shock: :???: :cool: :lol: :mad: :twisted: :roll: :wink: :idea: :arrow: :neutral: :cry: :mrgreen:
确定

拖动滑块以完成验证